肝癌之症狀與篩檢

高雄榮總醫研科主任  羅錦河

◎本頁最後更新日期:04/08/2009 11:27:55

 


肝癌是國人之腹部大患,這幾年常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之榜首,令人怵目驚心 ,跟許多癌症一樣,早期之肝癌不易有症狀,除非定期作超音波檢查及血清甲型胎兒蛋白檢查,否則不易發現它的存在。

  

許多人諱疾忌醫,雖有肝病病史但不願意作定期篩檢,卻想等到有症狀再去求診 ,有些則是從來不知有肝病,當肝癌之症狀出現時,也可能不自知而發生「找錯醫生看錯病」的情況,到最後延誤了病情,難免令人遺憾;因此,國人實在有必要好好了解肝癌可能產生之症狀。

 

肝癌可能產生之症狀,包括右上腹疼痛、上腹飽脹、食慾減退、體重減輕、黃疸、上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之發燒、背部疼痛、右肩疼痛或下痢等,這些症狀,有可能是膽瘤之直接壓迫而引起,也可能膽瘤間接產生之反射痛或分泌一些化學物質所引起,這些症狀由於不具特異性,也就是說其他良性的疾病也有可能有上述之症狀,故一般人甚至醫生都可能忽略了,所以若有疑問的話,最好作個檢查,以解心中之疑惑。

 

當然,肝癌等到有症狀出現,往往是太遲了,有肝病病史者,還是定期篩檢,以求早些診斷早日治療,才是上策!

 

另一方面,由於肝臟、膽囊、十二指腸都是位於我們人體之右上腹部,因此出現右上腹部疼痛,不見得都是肝臟在作怪,有些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,偶而也會覺得右上腹部隱隱作痛,但實際上並沒有長腫瘤,故只要定期篩檢沒有問題,就可以放心了;過度的焦慮,如驚弓之鳥,也是有害健康。

 

談到肝癌之篩檢,目前,許多民眾已有一些醫學常識,知道得了肝炎或肝硬化,要定期接受檢查,以便早日偵測出肝癌,至於該如何篩檢?多久篩檢一次?則往往不甚了了,或者碰到不同之醫生,聽到不同之見解,而覺得滿頭霧水,無所適從。

 

肝癌之篩檢,血清方面,除了大家熟知的甲型胎兒蛋白(AFP以外,還有C反應性蛋白(CRP),去羧凝血脢原(DCP)等,不過,由於敏感度和專一性較差,一般仍以甲型胎兒蛋白為主;影像檢查方面,雖然許多醫院已擁有精密之儀器,如電腦斷層攝影,核磁共振或血管攝影等,由於價格昂貴、檢查費時,且具有放射性或侵犯性,以之作為第一線篩檢,就如殺雞用牛刀,還不如超音波檢查來的實用。

 

多久篩檢一次較妥當呢?理論上是越密集作篩檢,越能找出小肝癌而防微杜漸,問題是太密集之檢查,對於病患及醫生雙方都是一種負擔,比較可行之辦法是:健康之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篩檢一次,慢性肝炎者每半年篩檢一次,已經肝硬化者,則每三、四個月篩檢一次,對於胎兒蛋白有異常升高,而找不到肝腫瘤之患者,或者發現肝臟有小腫瘤而性質不確定者,則第一次之複檢,其間隔則可能需縮短至兩個月,實際情形則最好與診治之醫生商量。畢竟,多一分防範,少一分肝癌之禍害,是醫生與患者之共同目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*烈火*和*雷電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